中国有一句古话: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人生充满变数,任何人都无法预料自己的命运是否会一帆风顺。即便是《红楼梦》中的王熙凤,八面玲珑,心思周全,算计精准,她的结局依然是悲惨无比。贾宝玉,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少爷,最终也沦为乞丐,经历了极大的落差与困苦。人生的无常,往往令人心生感慨。
在民国时期,也有一位名媛,她外貌平凡,才华普通,但她的一生却充满了幸福与满足,这一切,源于她做的一件事。1913年,中国邮票大王周今觉家迎来了第七个女儿的降生。父亲为她取名周稚芙,希望她如同小荷花一般纯洁高雅。然而,她的一生却与高雅并无太多联系。
作为周家的第七个女儿,周稚芙的出生并没有引起多大轰动。周府的家人对她的到来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激动与惊喜。大家依旧按照惯例照顾着这个七小姐,她的降生似乎只是家中日常的一部分。
长大后的周稚芙,站在她几位姐姐的光芒下,更加显得黯然失色。她拥有一双单眼皮,脸蛋圆润没有棱角,鼻子略微扁塌,嘴唇较厚,和她几位出众的姐姐相比,显得平凡无奇。尤其是她的三姐周叔蘋,堪称家族中的美人,早年在中西女中就被誉为“中西皇后”,才华横溢,写得一手好文章。与之相比,周稚芙的外貌与天赋,无疑是家中最普通的一个。
展开剩余79%然而,上帝似乎总是在每个人身上留下些许缺憾,以此勾画出独特的生命轨迹。周稚芙的性格活泼,机智灵敏,时常被哥哥姐姐们戏称为“小机灵鬼”。家里孩子多,每逢周末,父母总会带着孩子们到吴淞口坐游艇游玩。其他孩子们每次都要轮流去,而她总是能第一时间被选中,成为大家的开心果。她的到来,总能让周围的人笑声不断,甚至有人调侃她“头上有角”,这成了大家之间的一个笑谈。
父亲对她的宠爱尤为明显。她在上中学的时候,父亲总是开着轿车亲自接送她,哥哥姐姐们则总是在她周围呵护着她,让她几乎没有什么烦恼。她的生活似乎一直是顺风顺水,平静无波。她在学校的成绩平平,虽然她不像哥哥姐姐们那样成绩出色,但她总能找到让自己安慰的理由,过得轻松自在。
尽管平时看起来似乎过得有些随意,周稚芙在面对重大事件时,却从不马虎。上海一·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,她毫不犹豫地和一群爱国青年走上街头,积极参与抗战活动,组织话剧演出,募捐资金,救助伤员。那时,她深刻体会到了自己身为一名女性、作为一个名门世家的责任与价值。这次经历让她感受到自己真正被需要,她第一次感受到那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。
1933年,周稚芙从中学毕业,已年满20岁。虽然她的哥哥周煦良、周炜良都继承了父亲的事业,成为了著名的集邮家,而三姐周叔蘋则在上海成为知名的女作家和翻译家,但她选择了一条较为平凡的路,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担任速记员。她并没有过于在意自己与家人的差距,只是选择在一片平凡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。
不久后,在父母的安排下,她嫁给了唐明善,虽然他出自名门,是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的侄子,但在家族中也算是一个平凡人物。唐明善性格温和,待人善良,虽然外界的评价平平,但他为人真诚,娶了周稚芙,也算是为她的生活带来了一个温暖的港湾。两人的婚礼并没有那种豪华的场面,也没有保镖随行,唯一留下的珍贵照片,是两人坐在十床被子前拍下的。看似朴素平凡的婚礼,却充满了温馨与真实,正如她与唐明善的婚姻一样,简单而不失温暖。
婚后,周稚芙与唐明善依旧保持着简朴的生活,生活节奏平稳有序。她与丈夫在忆定村购买了一栋三层楼的房子,虽然房子不大,但她与丈夫的生活却充满了宁静与和谐。周稚芙觉得离父母家较远,怕他们孤单,就决定在父母附近安家,与丈夫和孩子们一起过着充满欢声笑语的日子。她总是笑呵呵地告诉父母:“孝顺有许多种方式,姐姐们飞得远,给你们养心,我住得近,给你们养身。”她这种独特的生活态度,反而让父母更加依赖她,母亲时常让佣人给她送汤送饭,生活的一切都显得温馨而和谐。
尽管周稚芙并不像她的哥哥姐姐那样事业有成,她却能在生活的平凡中找到幸福。她从不抱怨,乐观、随和的性格让她成为家庭的快乐源泉。而她的丈夫唐明善,虽然面临经济压力,常常忧心忡忡,但周稚芙总能用乐观的心态化解家庭的困境。生活中,哪怕是只有一分钱,她也能笑着与丈夫共享,找寻其中的快乐。
然而,世事无常,解放后,她父亲的房产全部被国家征用,原本拥有百万财富的她,突然一无所有。面对这一切,周稚芙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悲伤,她反而用自己的乐观去影响周围的人。她虽然身无分文,但心中却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坚强与乐观。
她依旧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,即便家境贫困,她依然乐观面对。即使当时她已经用尽家中所有能卖掉的东西换取生活费,她仍然笑对困境。在这一切背后,是她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无畏精神。父亲临终时特意叮嘱她:“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,而是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快乐。”
最终,周稚芙虽然失去了所有的财富,但她用乐观的态度,度过了人生的所有低谷。她在丈夫去世后,依然坚持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,享受着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。每每回忆往事,她总是选择记住那些美好的瞬间,而从不让困境和失落遮蔽她的笑容。
晚年的周稚芙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:“小时候,父母给了我满足的生活;结婚后,丈夫的恩爱给了我幸福;晚年,小辈的敬爱让我享福。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我都始终保持乐观,生活在爱的怀抱中。”她那“随遇而安”的生活态度,反而成为了她兄长姐妹们羡慕的对象。无论命运如何变化,她总能泰然处之,享受当下。
弘一法师曾说过:“人当变故之来,只宜静守,不宜躁动。即使万无解救,志正守确,心也终可保持清明。”周稚芙的生活,正是这种“随遇而安”的极致体现。她不仅在顺境中懂得享受,也能在逆境中保持平和与理智。这种平静与从容,是她一生最大的智慧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万隆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